一类钢,二类钢,三类钢,四类钢有什么区别?
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28日 点击数:
导读
钢材作为常用材料之一,在生活中应用很普遍,但你知道钢材还分为一类、二类、三类、四类么,下面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一类钢
I代表一类钢 :属于碳素钢
FeⅠ类(碳素钢): Q235、20#、20g、20R、L210、S205、HP265等。
含碳量小于1.35%(0.1%-1.2%),除铁、碳和限量以内的硅、锰、磷、硫等杂质外,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的钢。碳素钢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含碳量。
含碳量增加,钢的强度、硬度升高,塑性、韧性和可焊性降低。与其他钢类相比,碳素钢使用最早,成本低,性能范围宽,用量最大。适用于公称压力PN≤32.0MPa,温度为-30-425℃的水、蒸汽、空气、氢、氨、氮及石油制品等介质。常用牌号有WC1、WCB、ZG25及优质钢20、25、30及低合金结构钢16Mn。
二类钢
Ⅱ代表二类钢:属于低合金钢
FeⅡ类(低合金钢): 16MnR、12Cr1MoV、20MnMoD、S240、L245、HP295等。
合金元素总量小于5%的合金钢叫做低合金钢。低合金钢是相对于碳钢而言的,是在碳钢的基础上,为了改善钢的一种或几种性能,而有意向钢中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.加入的合金量超过碳钢正常生产方法所具有的一般含量时,称这种钢为合金钢。
当合金总量低于5%时称为低合金钢。合金含量在5-10%之间称为中合金钢;大于10%的称为高合金钢。
上一篇:高速线材吐丝机吐圈质量探讨[ 07-25 ]下一篇:没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