钢中夹杂物的鉴定分析方法综述
  发布时间:2015年11月06日 点击数:

  归纳夹杂物的鉴定技术,可分为两类。第一类是在位鉴定检查。在位鉴定检查是在夹杂物和钢的基体不分离情况下追行检查,它又可分为宏观在位检查和微观在位检查。
  宏观在位检查有:低倍酸浸、硫印、X 光投射、超声波检查等。这些方法可以确定夹杂(或者缺陷)在钢材或工件中的位置、尺寸和分布。根据这些检查的结果可以评价工艺因素对钢清洁度的影响,可以发现肉眼难于发现的夹杂缺陷,防患于未然,避免继续加工或投入使用,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和损失。但是宏观在位检查往往不能确定夹杂物的类型和组成。
  微观在位检查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。典型的微观在位检查是用显微镜鉴定钢中的缺陷或夹杂物。显微镜鉴定法已有很长的历史。不少钢的清洁度都是镜下判定的。用显微镜可检查夹杂物的许多光学特征,如透明度、色泽、偏光效应、耐磨性和耐侵蚀性等。人们根据这些特征来推断夹杂物的类型和组成。但是,由于它不是直接分析,即使是有经验的内行也难免有时误判。随着X光显微镜分析技术的发展,使微观在位分析产生了飞跃。只要镜下观察到的夹杂物,就比较容易确定其元素组成;根据元素组成又可推断夹杂物的矿物结构。
  另一类鉴定方法是移位检查鉴定。在位检查鉴定有很多优点,生产上应用很广。但在位鉴定不能确定夹杂物的平均组成。夹杂物的移位鉴定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。常用的移位分析法有酸法、卤素法、电解法等,尤其是以电解法最为安全方便,便于分析夹杂物的数量、粒度和组成。移位鉴定分析可以避免基体对分析的干扰;但处理不当时,会损害夹杂物的形貌。选择性恒电位侵蚀法,是吸收了移位分析法优点的在位分析法,它的具体做法是选择适当的电解液,用恒电位法使夹杂物和钢基体分离,但不移动位置,然后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对孤立出来的夹杂物进行分析。这种分析方法既排除了基体对分析的打扰,又保持了夹杂物在钢中的原始位置,但不能分析夹杂物的平均组成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本文摘自论文文献综述